毕竟以《太昌律》为蓝本的《齐律》,在公元六世纪,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高的造诣,也不是没有修改的空间,但却不符合这个时代的背景。
高孝瓘拿不到修律的功劳,便只有接过宋游道的衣钵,严肃风纪。
这些南梁旧臣若是还保留着萧衍治下的坏习惯,只怕瑶光寺里又要多一批罪眷美妇。
江北的官员在高澄手下熬了二十余年,大抵也知道,哪怕贪,也不能胃口太多,小贪小腐,高澄念在能吏难得,便也高抬贵手。
若是贪得多了,不只是把妻妾送进瑶光寺,连赃款也都得上缴国库,自己还得被问罪。
最关键的是无孔不入的听望司探子,连底裤都能够看穿,大臣们面对小高王可谓是单向透明。
但也没什么好抱怨,高孝璋、高孝瑜等亲生儿子都不能免于监视,又何况外人。
给高澄当了这么多年的臣子,他的猜疑之心,也无需大惊小怪,若非其威势太盛,不然的话,活曹操的外号早就在背地里传开了。
高澄在建康并未寻花问柳,是有不少人妄图走献女的路子,但小高王实在吃不消了。
他自己都不清楚往瑶光寺里究竟塞了多少人进去。
但也没有拒绝江东士族的好意,而是大手一挥,做主将那些女子许配给自己儿子、兄弟们为妾。
由于是北齐天子赐婚,这些女子地位虽不及正妻,却也不是能够随意折辱打骂。
当然,高欢诸子与高澄诸子的正妻也都是小高王钦定。
但同是高家人,纳的江南妾室身份亦有差距,如高澄之子,纳的便是王谢两家以及萧家女,而高欢诸子纳的却是门第稍逊的朱、张等族。
虽说逃过了侯景的血洗,但有柳仲礼与吴明彻的努力,江南士族也是元气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