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8章 美良川(1 / 1)

第338章 美良川长安。太子建成监国,李纲留守京师辅佐。永安王李孝基夏县全军覆没消息传回,长安的粮价直接暴涨到了十匹绢一斗,许多贵族更是直接往武功,甚至是岐州跑。等到李逸浩州接连大捷,朝廷张榜告之,总算才安抚了一点民心。东宫。太子建成看着皇帝加封诸王的诏令,不由的撇嘴,他那三个弟弟,大的也不过两岁多,小的才一岁多点,就封王,有那个必要么。当然,他自己两儿子,其实也才两岁。“李逸封王,就有些过了。”建成对王珪道,“不过斩首几千人,夺了一座县城,就封王了”“殿下此言差矣,”太子詹事李纲出声,“刘武周入侵以来,兵锋甚锐,从太原到浍州,我唐军屡战屡败,失地千里,宋金刚都快打进关中了,圣人都亲自坐镇长春宫,秦王亲自驻军柏壁,国家危急,此时李逸不但能稳住局势,还一直能赢,这是多么难得。况且李逸属籍宗正,也是皇族,其如今立下的功绩,并不比当初李孝常献永丰仓迎驾小,封王也无可厚非。”“况且朱粲这等人此前都能封楚王,李逸宗室封汾阳王有何不可。李神通李神符兄弟俩,为陛下堂弟,一人七个儿子,于朝廷无寸功,不也全都封郡王了吗”建成对这老头越来越不满意,不管他做什么,似乎总不能让这老头满意,这也劝谏,那也反对。建成道:“要我说,河东局势如此,其实秦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之前一次次请兵,口口声声说给他三万精兵,他就能殄平武周,扫清汾晋。结果十一月出兵踏过黄河,到现在一个多月了,他做了什么率麾下精兵三万,却屯兵柏壁,什么也没有做。正因他的毫无作为,这才导致永安王被尉迟恭袭击。”李纲挑起白眉,“太子此言又错矣,老臣虽不擅兵,却也能看的出秦王屯兵柏壁,并没有错。永安王夏县兵败,难道过错不是在永安王、独孤怀恩等统兵之人怎么能怪到秦王头上秦王和永安王是各受皇帝旨意统兵,互不统属。永安王错在轻敌大意,屯兵夏县城外,自己不扎好营寨,加强防御,被尉迟恭率军打的全军覆没,自己都成了俘虏,丧师辱国。”建成望向太子左庶子郑善果,这位荥阳郡公五十出头,是太子妃娘家人。他爹是郑诚,他叔父是曾矫诏拥立杨坚的郑译,郑善果如今山东五姓荥阳郑氏的当家人,九岁袭爵,十四岁就拜刺史,在隋朝官绩不错,曾考绩位列第一。官至大业朝大理卿,后来跟着宇文化及北上,授民部尚书,被窦建德俘虏,结果农民出身的窦建德对裴矩等人很好,却对高高在上五姓子出身的郑善果很不满,骂的郑善果羞愧自杀,被救回来后,不被重用的他干脆就逃奔李神通,被送来长安。李渊倒是最喜欢这些名门贵族,一来就封荥阳郡公,还拜他为太子左庶子,还检校大理寺卿。郑善果一进东宫,深得李建成信任。反倒是太子詹事李纲,越来越被建成嫌弃。“荥阳公,你说孤自请代秦王统兵如何”郑善果想了想,“临阵换帅,军事大忌。不过临近年关,臣以为殿下可以请求出镇长春宫,请陛下御驾还京。”李纲不客气的道:“殿下就在京师好好监国留守,为何又要去掺乎前线战事殿下难道统兵比秦王更强老臣看未必,夏天原州之事可不远,殿下当吸取教训。”建成被李纲这般嘲讽,气的脸都涨红了,李纲是故意揭他伤疤,怒道:“原州之事孤也早说的明白,非孤游猎,而是在练兵。”“练兵练到士卒逃亡过半”李纲一点面子不给。“那是因为”“殿下无需再提旧事,臣只是想提醒殿下,统兵征战,秦王比殿下更擅长。现在河东战事稍有好转,但依然不容乐观。殿下此时就当在长安做好监国之事,而不是看到河东果子快要成熟了,就想着要去摘桃。殿下乃是储君,怎么能妒忌兄弟军功,想着抢功呢”建成被气的肺都快炸了,哪有如此说他的。“李公,你可是东宫官。”“殿下,正因臣兼太子詹事,所以才更加要直谏”李建成气的甩袖离开。李纲还不依不饶冲着他背影道:“臣所言如水投石,又岂敢久污天台,辱东朝乎,臣乞骸骨!”李建成头也没回的走了。李纲直接就在东宫提笔给皇帝上表请辞。太子左庶子郑善果、太子中允王珪不由的苦笑相劝,但李纲脾气上来,根本不听。“太子猜忌兄弟,亲昵小人,你们身为东宫官不劝谏,也是严重失职!”郑善果和王珪也不劝他了,各自扭头走了。郑善果、王珪来见太子,李建成仍很愤怒:“李纲身为孤的太子詹事,总领东宫官属,结果却处处向着秦王,真是岂有此理!”“殿下也不必跟李纲置气,他这人脾气向来如此,辅佐过不少人,人品还是很忠直的,这也是陛下特意委他为太子詹事原由。”郑善果劝说这位侄女婿太子。建成摆手,“算了,不说那老家伙了。孤是没想到,李逸这次在河东,能够立下如此大功。”
王珪也感叹李逸功绩:“确实是出人意料,还有淮阳王,也是表现出众。”太子道:“孤待李逸也是向来不薄的,可总感觉他跟孤不亲近,反倒是跟秦王那边很亲近,此事孤很苦恼。”郑善果没见过李逸,但来长安后,也听了李逸很多事,“殿下多市恩亲近,他出征在外,殿下可派人多照顾其家眷,也可以让他妻妾经常入东宫陪太子妃饮茶插等。”几人聊着天,典膳丞任粲进来禀报,“殿下,河东奏捷,秦王遣大行台兵部尚书殷开山,率总管秦武通、卫孝节、秦叔宝、程咬金率步骑八千,于美良川伏击尉迟恭、寻相,大败之,斩首两千余级,救回工部尚书独孤怀恩等数千被俘将士,又夺取大量粮草辎重。”太子听到这个捷报,并没有面露高兴之色,反而是皱了皱眉头。“哼,斩首两千余级而已,算什么大捷出兵一个多月了,就打了这么一个小胜仗,也好意思奏捷,李逸在浩州,三破敌军数万大军围城,哪次不是斩首数千,俘虏上万甚至把刘武周都困在介休城了。”不管李建成如何妒忌,战争的天平开始向着大唐倾斜。殷开山在美良川大败尉迟恭寻相,秦叔宝金锏砸的尉迟恭差点吐血,狼狈逃回闻喜,被斩首两千余级。这是李世民出兵河东一个多月以来首胜。而紧接着是李季真、张纶的南下军团,一路挺进,横扫宋金刚后方留守的人马。汾西、赵城、洪洞、岳阳,一路抵达晋州城下。宋金刚之前追着裴寂南下,在晋州再次大败裴寂、刘弘基后,各城也都是被他次第扫平,但他也并没有留守多少兵马。现在被张纶他们也是轻松的扫平。南下军团抵达晋州城下,这里遇到了一些抵抗,宋金刚在这里驻有几千人马。宋金刚不得不调兵回援,于是乎他赶紧又派刚兵败的尉迟恭和寻相,再领一支人马北上增援晋州。为了不被唐军伏击,宋金刚还让两人偷偷北上,因为在美良川被斩首两千,这次尉迟恭他们的兵力不多。但尉迟恭的行动还是被泄露了,柏壁城的李世民知晓了他的动向,在一番军议过后,李世民决定这次他亲自将兵三千,再伏击尉迟恭。李世民夜晚悄悄渡过汾河,绕过绛州,走小路北上,在绛、晋边境的太平县内汾河畔伏击。几天后,秦王奏捷。“伏击,大破之,追奔数十里,敬德、寻相仅以身免,悉虏其众。”李世民伏击成功,从绛州北太平县一直追击到了晋州境内,硬是把两人几千手下,全都俘虏了。尉迟敬德这次又被秦琼砸了几锏,要不是打铁出身年轻,骑术也好,真就也成了俘虏。得胜的李世民趁胜直抵晋州城下,跟张纶、李季真军团会师。但有些出乎意料的是,晋州那几千人顽强防御,李季真、张纶军团长途跋涉南下,缺少攻城器械,面对坚守不降的晋州守军,也一时无法。李世民在察看了一番后,让张纶率本部战兵四千,辅兵六千继续围住晋州,他则带着李季真的一万山胡返回到柏壁。此时宋金刚虽两次失利,可主力还在,李世民决定先着手拔掉蒲坂、夏县这两颗钉子。尤其是蒲坂,从唐起兵开始,就一直硬挺在那,都三年了。唐军对蒲坂是又打又围,守城的从屈突通到尧君素,再到如今的王行本,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就是拿不下。隋朝时,蒲坂城做为河东郡的州城,曾经是很繁华富裕,人口众多的。可打到如今,蒲坂都快成一座鬼城了,还在硬挺着。以前李唐在这折了一个驸马后,想着围困,不想强攻损兵折将,但现在宋金刚在,夏县又反了个吕崇茂,不得不解决了。李世民向皇帝禀报了自己的计划,围攻蒲坂王行本和夏县吕崇茂,诱宋金刚出兵救援。围城打援。若是宋金刚不来救援,那就各个击破,一举收复失地。蒲坂城坚守到现在,早就要撑不住了,基本上就差临门一脚了。这个计划得到李渊的批准,屈突通、桑显和率军一万进攻夏县,殷开山、秦武通则率军再攻蒲坂。刘季真的一万山胡,被李渊分成两部,分别协从屈突通和殷开山攻夏县和蒲坂。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仍还在华山的皇帝李渊给李逸送去密旨,让他趁刘武周被困介休之际,发兵北上收复太原。同时,皇帝也再次派出侄子刑部侍郎、襄武王李琛和太常卿、右武侯将军郑元璹出使突厥,许割让河套丰胜二州,并和亲纳贡共诛武周。“赐封汾阳王李逸之子平安为浅水县公,女如意为永安县主,河东赐地十顷,杂彩千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