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知道吃起来的味道如何,如果好吃的话,那真的是色香味俱全啊。
刘雯是真的很是期待,先给说自己装了一碗汤,都说先喝汤,对胃好。
而一口汤下肚,刘雯的眼睛顿时一亮,可以说味道是真的不错。
第382章 羊城人的后代
有人说炖汤不难做,不就是料准备好,然后就开火炖就成了,没有啥技术含量。
说是这么说,给人感觉做起来也不难,可是想要做一份好喝的汤,可是真的不容易。
没有想到张翠花炖汤的手艺真的是很好,就算是唐海说他家保姆熬的汤好喝,刘雯都觉得不能和张翠花比。
刘雯觉得奇怪的是,要知道唐海的保姆能熬得一手好汤,好像祖上出过御厨。
当然是不是真的,刘雯不知道,但是起码厨艺是真的不差。
加上之后唐海也是送他家保姆去进修过厨艺班,这才有了厨艺大幅度的增加。
可是张翠花的话,听她的意思,从老家来到羊城后,就是在工地上干活。
不是做一日三餐,就是在工地上当个小工,可以说忙的飞起。
都已经是这么忙了,怎么可能有时间去进修一二。
既然到了羊城后,就没有去进修过一二,那他的厨艺是如何提高的。
团子和肉包知道张翠花是川省人,他们是各种担心,担心做的饭菜上都是辣的,想想就没有办法接受。
结果没有想到川省人做的饭菜,哪怕不是辣的,也是够可以的。
特别是这个汤让团子他们很是喜欢,一大锅的汤,就这么的给解决了。
张翠花其实也是很忐忑,不知道自己做的饭菜是否能让刘雯他们满意。
幸好结果不错,她熬的一大锅汤都已经喝光了,不由得庆幸,当初多亏跟着外婆学厨艺的时候,多学了点。
本来以为是做了一个无用功,结果没有想到这次可是帮了她不少忙。
刘雯可以肯定,张翠花应该是不是刚刚学会的,应该是疫情前就学过会的。
“张姨,你炖的汤,真的是很好吃,你是自己学的?”刘雯很是好奇。
“当然你如果觉得不好说,就不要说。”
“我就是觉得你熬的汤,和羊城这里熬的汤,真的不是一般的好喝。”
刘雯就是觉得这才是最为奇怪的地方,她怎么会的,难道她和下放到那边的羊城知青关系不错?
这个没有啥不能说的,“我外婆是羊城人。”
啊,刘雯没有想到张翠花的外婆竟然是羊城人,算算时间,应该是解放前去的。
“我外婆和我外公是在羊城认识,后来因为打战,rb人来了,他们就决定回我外公老家川省。”
“本来是想着,等战争结束,他们就会羊城,结果一辈子再也没有回去后。”
不是因为这个事,就是那个事,后来随着年纪上去,孩子又多了起来,这事也就再也没有提过。“我外婆家里以前在羊城这里开个餐馆。”
哇,开餐馆的啊,刘雯第一个反应就是对方应该是老字号餐馆,就是不知道现在是否存在。
不过再想想应该是不存在了,不然的话,现在的张翠花不至于混的这么惨。
当然也有可能是,许久没有和那边联系,现在猛地回去联系,会让人以为他们是贪图钱。
“就是一个小餐馆,就是养活一家几口人的。”
“我来羊城这里打工,除了因为是老乡的关系,我也是想打听下,我外婆家人的事。”
张翠花深深的吸口气,“我依着外婆念念不忘的地址找了过去,那边已经没有我外婆家人的踪迹。”
“我后来打听了许久,才知道他们在解放前就也已经出国。”
“至于他们现在在国外过的如何。。”张翠花双手一摊,“我也是不知道。”
“我希望他们可以在国外过的好,这样我外婆才能彻底的放心。”
张翠花从来不会去考虑外婆娘家人在海外过的如何这样,因为他们过的好,都和她没有关系。
张翠花从小就知道一点,那就是靠谁都不成,还是要靠自己。
现在她找到了工作,男人也有工作,离他们的目标又是大大的进了一步。
“会好的。”刘雯附和道,解放前不少人都纷纷拖家带口的离开国内,南下去南洋发展,或者去港城发展。
还有的就是去欧美那边发展,像宋家人就是直接去漂亮国那边发展。
不管是混的好的还是混的不如意的,可以知道的是,在国外能站稳脚跟的,都是各种不容易的。
“那你的厨艺不是很好?”刘雯好奇的问道,“怪不得,我觉得你做的饭菜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