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7节(2 / 2)

看着老三那一副享受的姿态,自己却在这里受苦,虽然这苦头胤褆他们也是愿意吃的,但旁边有一个对比太过强烈,还是让他们心里感到比较不平衡的。

可惜老三习武早,又是第一个获得这功法的人,胤褆他们既然都已经能够跟着习武了,享受了好处,也不好对陶长安恶语相向,只能够当做没有看到老三那悠闲的姿态,自己努力跟着教导师傅努力打基础了。

不得不说,无论是过了多少世,陶长安还是非常喜欢看着人家辛辛苦苦干活学习,自己却在一边悠闲享受生活的状态。

这样娱乐身心【幸灾乐祸】的活动,还是可以多来几次的嘛!

既然已经让老大他们几个开始习武了,那其他人习武的事情也应该提到日程上了。

不过给胤褆他们修炼的是a版古武功法,但给底下那些人,康熙可不会那么大方了。

为了方便集中人一起习武,康熙下旨让八旗都统、副都统轮番入值紫禁城里面进行习武,等他们学会了c版本功法的前三层功法内容以后,再让他们回去好好的练习。

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的把古武推广到八旗当中,让所有人都可以习武,以后再从中选一些习武比较优秀的人出来组成一个特战队,直接听命于康熙自己,到时候手里有这样的利器在,很多事情就可以放开手脚干了。

即使康熙已经是一国帝王了,但他很多的想法都受限于条件不足,只能够被搁置在一边。

等以后把古武都推广开,让军队的人也能够学个一招半式,增强战斗力以后,康熙就可以放心多了。

想到不是所有人能够学习功法的,康熙又把陶长安叫了过来,让他简单的挑选一些一般人就能够学习的招式,可以少量的提高一些战斗力就行,方便给军队和侍卫里面的一般人学习。

第212章毕竟即使最低级的c版本功法, 那都是好东西,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学习的。

康熙可不会让功法成为烂大街的东西,谁都可以来学一下。

那么挑选一点简单的招式,让底层的人去学, 就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了。

陶长安接到这样的差事, 也没有觉得为难,一口就答应下来了。

这可比重新排版, 弄那三个简化版的功法简单多了, 根本就不费什么精力, 一会儿就可以弄好了。

不过为了可以偷懒, 陶长安借口忙这个事情, 可是逃了三天课程,在自己院子里面好好的咸鱼躺了三天以后, 这才随手挑了几个招式交差。

康熙对于老三在功法方面的才能, 还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

不过对于老三喜欢摸鱼偷懒的行为, 他是看在眼里,虽然不大喜欢老三这样偷懒, 但他也没有说什么。

反正老三既不是长子, 也不是太子,不需要担负太多的责任在身,只要按时完成功课, 习武的事情也没落下, 偶尔喜欢偷偷懒, 康熙觉得自己还是能够容忍的。

要是换成了其他儿子, 估计康熙至少也会训斥一番, 让收敛一下偷懒的行为, 可是换成了老三, 从老三身上得了不少好处,让康熙对陶长安的容忍度高了很多。

陶长安偷懒归偷懒,不过该他考虑的事情,他心里其实也是有数的。

这两年他一直都有让荣宪练习一些基本招式,如今既然康熙已经让胤褆他们开始习武了,那作为自己姐姐的荣宪,陶长安请示过康熙以后,让荣宪也获得了可以跟着习武的资格。

要不是康熙实在不同意让荣妃习武,陶长安本来还想拉着荣妃一起习武的呢!

宫里的后妃要是都习武了,那这后宫可就不大好管了,康熙暂时是不会答应开这样先例的。

其实陶长安也可以不用问过康熙的意思,偷偷的教导荣宪习武。

可考虑到以后万一有一天暴露出来这事了,与其那个时候让康熙产生不好的印象,还不如提前告知一声。

毕竟凭借陶长安立下的功劳,这点面子康熙还是要给的。

不过康熙到底还是不希望外面的人说大清的公主习武的事情,荣宪那边习武可以,但不能够声张,自己人知道了就好。

对于这点要求,陶长安虽然觉得没有必要,但入乡随俗,在没能够把大环境改变的时候,还是选择听了康熙的要求,让荣宪私底下习武就好了。

至于荣妃那里,反正她一般也是待在宫里,身边有不少伺候的人,安全方面倒是不用担心。

荣宪如今也有十四岁多了,在大清这边普遍成亲比较早的时代,很多人都已经定下亲生,准备成亲了的。

作为姐姐,荣宪对陶长安这个弟弟还是比较喜欢的,经常以大姐姐自居,想着要好好的照顾好弟弟。

可这几年随着弟弟越长越大,荣宪觉得自己这个姐姐受到弟弟的照顾反而比较多。

对于有这样乖巧懂事,替自己着想的弟弟,荣宪还是非常高兴。

弟弟能够替自己在父皇面前争取到婚嫁自由和习武的权利,付出的代价肯定不少。

跟其他姐妹比起来,自己能够拥有这么多,已经非常幸福了。

荣宪是看到过弟弟习武的本事有多大,她自然也想习武,等自己变得厉害了,说不定还能够帮上弟弟的忙呢!

荣妃对于姐弟两个互相帮助,互相照顾的行为,看了那是十分高兴和满足的。

都是自己的孩子,荣妃也是希望他们俩两个都能够好好的,姐弟两个互相扶持着到老。

自己总有老了死去那一天,他们姐弟两个年龄相差不多,还能够互相照顾着一点,荣妃以后也能够放心一些。在大家都忙碌着提高自身武力值这一年,很快就过去了,到了康熙二十六年春节的时候。

胤礽坐在康熙下首,看着坐在皇阿玛旁边精神还十分矍铄的太皇太后,明白从这一年开始,大清以后的历史走向,估计会跟上辈子不一样了。

太皇太后从小对自己就十分不错,胤礽跟太皇太后的感情也比旁人深。

平时皇阿玛没有想到的事情,太皇太后也会帮着照顾一下自己。

可以说太皇太后是这皇宫当中,第二个真心希望自己过得好的人。

本来按照上一辈子的轨迹,太皇太后会在今年病重过世。

这不仅让胤礽少了一位真心对待他的长辈,同时也少一位能干在他和康熙之间做好润滑和沟通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