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国人不太乐意接受日元不假,但对这些殖民地货币,至少在上海是不会有多大接受度的,所以兑换至少会是等价换乃至还需贴给对方一些利才行,如此才可能盘活这项生意,让它运转起来。
其中兑换量最大的是港币,由汇丰、渣打和有利三家香港银行从19世纪60年代起便发行的纸币,港币在国接受度、流通性都算比较高的,甚至其发行与流通量的半数都在大陆,只不过以广东居多。
上海这边,对港币也没太多排斥,毕竟相比起国内五花八门、混乱不堪的货币,其币值的稳定性要好上太多,只不过在这边没什么影响力,直接用于消费肯定不行,但钱贩、银行这些肯定收兑,大宗交易用它也不是问题。
至于叻币,是马来西亚、新加坡与文莱在英殖民地时期,由英殖民地政府所发行的货币,其自1826年使用至1939年,当地货人称其为叻币。
因为那边华人华侨很多,与上海这边有经济贸易往来的南洋华商洋商也不少,所以这边的汇(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