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京城的舆论控制实在也有些严重。
比如后世有些与京城文化相关的资料研究说:明代北京有八大书院。
但仔细看看八大书院的位置,其中四家坐落于通州,两家在密云,一家在昌平,这些地方在此时都是京城顺天府以外的范围,只不过是在后世的行政规划之中属于北京城而已。整个大明唯一一家建立在京城的书院是宣武门外的首善书院,那是天启年间东林党为了传播自己思想所建的,建成不到几年,就随东林党与阉党斗争之中的失势,被魏忠贤强行关闭。
京城这地方实在太敏感了,开一家书院都怕有影响舆论之嫌,实在不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所在。
但是京城里光是翰林就几百人,实实在在有一个庞大的文化市场需求,在京城只要能够合法印刷并且引起购买热潮的书籍,几乎都能挣钱,就比如嘉靖年间《三国演义》第一次正式印刷出版,那就是由礼部经场所印,在大内发行,上千本的销量大半是由太监宫女提供的——太监也识字,也喜欢看小说。
过去京城的出版业自然也印刷一些挣钱(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xzhimen.cc。手机版:https://m.wxzhimen.cc